我們生活中絕大多數的物品,從椅子到 APP,都是人為設計出來的。理解用戶的想法,能夠讓設計師在設計過程中采用更加貼合用戶的設計方案。讓人感覺笨重難用的產品,大多都不夠體諒用戶,忽略用戶在使用產品中的深層次需求,不清楚用戶行為的規(guī)律。
絕大多數人都認為,我們都已經熟知了人的思想和行為,用戶的需求很容易滿足。做點調研,做點測試,然后好像就什么都知道了。事實并非如此。
現實情況是,我們能看到的往往只有用戶的行為,但是大腦意識中,思維真正的運作方式,影響一個人行為的深層原因,我們沒有確知。為了分析用戶深層的思維,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資源。好在行為模式并不是無跡可尋的,加州大學設計實驗室主任 Don Norman(也就是《設計心理學》系列的作者)提出過一個用戶行為的 7 個層面,在此基礎上觀察用戶和產品之間的互動,可以讓我們更容易理解人的行為和意圖。
以現實生活中的一個實例來作為研究對象,在此基礎上來探討用戶行為的 7 個層面。
假設,我要讀一本書。我躺在床上看書,日落西山,暮色將近,天色已晚。光線越來越黯淡,我覺得光照不足了,沒有額外的光照,書就看不下去了。
我目前所從事的活動是讀書,但是我們的目標是:需要更多的光照來繼續(xù)閱讀的行為。
我接下來要怎么做呢?
我可以打開窗戶試圖讓更多的光線進來;
我可以打開附近的燈;
我可以在明天早上等光線充足的時候再看。
在現階段,我仔細分析了自己所處的場景,為了實現目標,我選擇打開附近的燈。
當我確定計劃之后,我還得確定具體的執(zhí)行方式。是我讓別人去開燈,還是我自己去開燈?
最后我決定自己去執(zhí)行,也就是我自己去開燈。
在這個案例當中,當我們自己去操作的時候,行為通常是潛意識驅動下完成,并不會有上述的一個一個階段清晰地展現出來。如果是更為復雜的事情,也許是經過仔細的思考,甚至需要經過一個復雜的學習曲線,這樣整個過程可能會以更加有意思的樣子展現出來。
等等,這個地方開始出現一個問題了,上面只提到了 4 個層面,那么 7 個層面包含哪些呢?
用戶行為的 7 個層面,指的是用戶想要做的事情和目標之間,可能存在的全部行為和方案等全部因素,它們連接了兩者。
聯系整個用戶交互的過程,結合整個環(huán)境,將用戶的行為劃分為有意識和無意識的兩個層面,這 7 個層面就清晰地呈現在你的面前:
目標。用戶不論是想做什么,他通常都會有一個目標。
設定好目標之后,是三個執(zhí)行階段:
計劃(用戶會想到一個行動的大概方略)
指定(落實方略的一系列過程)
執(zhí)行(將一系列過程具體落實下來)
在思考和執(zhí)行并逐步靠近目標的過程中,我們的大腦并不是停滯的,而是會不斷地評估當前的情況,而這個過程同樣涉及到三個層面:
感知(感知發(fā)生了什么)
解釋(解釋感知到的信息并理解所處狀況)
對比(將所獲得的結果和目標進行比較)
這就是抽象出來的我們大腦的運作機制。這個框架對于設計過程而言,是非常有效的,無論是設計數字產品還是物理實體,它都是兼容的。當你使用這個過程來匹配用戶交互和行為的時候,可以更容易理解所面臨的狀況,從而可以更有針對性地進行設計。
那么,是否所有的行為和任務都應該完全套上這 7 個層面呢?